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大学生炒股第一人,(https://xueqiu.com/8297470621/323565647)
看到有评论su7u跑赛事和普通人关系不大的,有感而发。之前讲小米在借鉴奥迪发家的路线,但没讲原因。
个人觉得这算顶级的阳谋了,国内新能源拼来拼去,低价、智驾、冰箱彩电大沙发,看上去你有你的特色我有我的专长,但本质上这些东西都是可指标可量化的,简而言之就是下一步总会有别的厂子做的比你好,领先总是暂时的。
这些车企的问题是一旦一步错那么步步错,品牌没有忠诚度可言,举个例子假如比亚迪智驾真做到位了,界子辈接下来怎么证明自己比7万9千8更值得买?
走赛事路线就完全不一样了,看上去圈速有第一有第二,但实际上赛事是一种追求,追求本身是无法指标化量化的,换句话说,追求一项追求本身是无法被击败的。对其他那些新能源们来说,你可以有低价智驾配置,但你永远没有赛事,就永远吸引不到我的受众群体。
假如真有头铁的拿出真金白银投入,追着小米跑赛事,那反而给独孤求败加上戏了,小米求之不得,赢了小米才最来劲,现在小米缺少的恰恰是能给自己上分的运动取向的国产新能源竞对。
破了保时捷记录以后保时捷官方发文祝贺小米,雷布斯立刻称赞保时捷世界最佳心中标杆。从这就能体会到,赛车体育是双赢的游戏,没有哪家车企因为得了亚军被消费者放弃,赢的精彩输的精彩都会扩大自身的影响力。
要是说赛事这东西,和消费者半毛钱关系都没有,看上去对,实则大错特错。按理说再低价格,车都不一定值得买,打车公交地铁电动又便宜又方便。再厉害的智驾,大多数驾驶员在城市也是手开。再多的冰箱彩电,到头来也用不了几回。说没关系的,实际不懂中国消费者到底是为什么在买车。
中国城市资源分配高度集中化,本质上出租公交地铁小电动才是城市生活必需品,国内私家车只是奢侈品,所以一旦买车,买的就不是一辆车,买的是一种自我评价。b级车大众帕萨特顶配和入门奔驰c一个价,差的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,大部分能买的起帕萨特的人只是觉得不值得多花那几万,咬牙买奔驰c的人恰恰希望要这份面子。
su7卖给它受众群体的或许是一种置身赛场的想象,也或许仅仅是一种选择的理由:也许价格不低也许智驾刚入门也许配置没那么舒适,但是在su7受众面前,赛场带来的气质也许就是选择它重要理由之一,这种气质别家真没有。
一辆20-30万区间的轿车,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不便宜,已经月产快3万辆竟然需要排队半年之久,可以想象它切中了多少人内心。
当然选择赛事路线也伴随着巨大风险:太过专业容易被普通消费者忽视,不瘟不火的斯巴鲁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,即便是在它最大的市场北美,也没把赛事成绩带到消费市场,更多是靠的便宜保修维持。
小米恰恰没有这个担忧,十年的数码圈粉丝积累,加上国内更好的消费氛围,su7一炮而红轻而易举。
不过这不意味着小米会一直局限在赛道上,单车成本是一方面,大部分中国家庭即便想买电车,也仍然需要的是一台能加油的电车。
做完了便宜的保时捷以后下一步不出意外小米就要做便宜的理想了,而这才是小米真正横扫天下的开始,至于现在恐怕仅仅是一场造势。
$小米集团-W(01810)$